王立业

作者: 时间:2018-07-06

王立业

简历

兰州大学本科毕业;

莫斯科大学博士毕业;

北京大学博士后。

专业为俄罗斯文学,主攻方向为:俄罗斯诗歌与小说研究,文学比较研究。

 

获奖信息

2015年北外校级科研优秀奖;

2015年主编教材《俄罗斯文学名著赏析》或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《全国高校俄语专业优秀教材奖》三等奖;

2015年北外博士生优秀指导教师奖;

2015年《解放军外国语学报》授予优秀审稿专家;

2013年译著《我的中尉》(第一译者)获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13年度奖;

2010年北外硕士生优秀指导教师奖。

 

社会兼职

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,俄罗斯国际作家协会会员(圣彼得堡),俄联邦最高学位委员会和资料来源期刊《人文学研究》编委,美国国际学术杂志《跨文化研究:教育与科学》编委,中国台湾《俄语学报》编委。

 

项目

1、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《俄罗斯20世纪中国作家的翻译与研究》,已经结项,成果正在出版中;

2、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《俄罗斯文学名著赏析》已经结项并出版。

3、参与两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,分别为《外国文学大事记》和《新中国60年外国文学研究》。

 

国内外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篇。代表作有:

 

一、俄罗斯:

1、《莱蒙托夫抒情诗在中国翻译的历史与方法》。《人文学研究》(俄联邦最高学位委员会杂志和资料来源期刊)。2016年第1期;

2、《莱蒙托夫汉译之传统、流派与方法》。《俄罗斯文学》(A&HCI)。2015年第3期;

3、《1980-2014最新文学学:莱蒙托夫在中国的接受》(俄文)《语文学教学与研究》(俄罗斯资料来源期刊杂志)。2015年第1期;

4、《中国的莱蒙托夫研究》。《与文学教学与研究》(俄罗斯资料来源期刊杂志)。2014年第1期;

5、《反衬的诗学》。《文学白昼》。2013年第1期。

6、《“俄罗斯文学:传统与当代”在北京》。 《俄罗斯文学》(A&HCI)。2012年第4期;

7、《普希金创作在中国》。《莫斯科大学学报》。2012年第6期。

8、《中国的俄语教学》。《俄罗斯语言 波罗的海热点问题研究》(俄联邦最高学位委员会期刊).2010年第5期;

9、《巴金与俄罗斯文学》。国际会议文集《远东文学问题》。2005年;

10、《20世纪中国经典作家对屠格涅夫创作的艺术接受》。《波罗的海语文学通邮》。2004年第4期;

11、《屠格涅夫风景描写审美》。国际会议文集《屠格涅夫:传统与当代》。莫斯科大学“对话”出版社。1997年;

12、《屠格涅夫小说<春潮>“笑”的艺术描绘》。《青年学者之声》。莫斯科大学“对话”出版社。1997年。

 

二、中国:

1、《屠格涅夫小说在中国的百年研读》。《解放军外国语学报》。2016年第6期;

2、《塔尔图符号学在中国》。《俄罗斯文艺》。2015年第3期;

3、《西蒙诺夫抒情诗<等着我……>情感与艺术表达刍议》。《俄罗斯文艺》。2015年第1期;

4、《一个大文豪的社会忧思》。《外国文学动态》。2014年第1期;

5、《二十世纪末二十年俄罗斯诗歌状貌考察与分析》。《外国文学》。2013年第3期;

6、《十八世纪:俄罗斯诗歌开元时代》。国际会议文集《俄罗斯文学:传统与当代》。2012年。

7、《屠格涅夫风景描写诗学》(俄文)。中国台湾:《俄语学报》。2011年6月期。

8、《卡尔梅克的民族文学记忆:被迫迁徙的历史悲剧》。中国台湾:《文化越界》。2011年6月期;

9、《人性的爱与悲》。《俄罗斯文艺》。2011年第4期;

10、《勃洛克诗歌《陌生女郎》思想艺术探析》(哲社版)。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。2011年第1期;

11、《“宽恕日”里无宽恕  假面撕去又何从?》。文学论丛《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研究》第一辑。北京大学出版社。2011年。

12、《梅列日科夫斯基文学批评中的屠格涅夫》。《外国文学》。2009年第4期;

13、《裹在“外套”里的“死魂灵”》.《国外文学》。2009年第3期;

14、《巴金:中国屠格涅夫研究的先行》。2008年第3期;

15、《刍议霍达谢维奇的诗思与诗艺》。《世界文学》。2007年第4期;

16、《屠格涅夫心理描写的语言分析》。国际会议文集《20世纪世界文化语境下的俄罗斯文学》。2007年。

17、《屠格涅夫的宗教解读》。《俄罗斯文艺》。2006年第3期;

18、《<黄昏>:俄罗斯文学的清晨》。《国外文学》。2006年2期;

19、《霍达谢维奇抒情诗伦理美学因素探源》。《国外文学》。2003年第4期;

20、《少年识尽愁滋味——读俄罗斯“初恋”小说》。《俄罗斯文艺》。2003年第2期;

21、《“两山也有碰头的时候”——屠格涅夫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心理分析》。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(哲社版)。2002年第3期;

22、《屠格涅夫感官语汇的心理评价功能》。《外语学刊》。2003年第3期;

23、《“白银”诗人读屠格涅夫》。《俄罗斯文艺》2002年第2期;

24、《屠格涅夫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理分析比较》。《国外文学》。2001年第3期;

25、《今日俄国屠格涅夫研究概观》。《国外文学》。北京大学。1998年第2期;

26、《妙笔点处尽华章——霍达谢维奇和他的文学创作》。《俄罗斯文艺》。北京。1998年第2期;

27、《高尔基论霍达谢维奇》(署名恽律)。《俄罗斯文艺》1998年第2期;

28.《是是非非说<春潮>——从维亚泽姆斯基关于屠格涅小说〈春潮〉的一封信说开去》。北京大学学报(外国语言文学专刊)。1998年11期。

 

专著:

《屠格涅夫小说心理描写特色》。莫斯科大学《对话》出版社。1997年。

 

译著:

《天才的陨落:莱蒙托夫传》。新星出版社。2016年。

《拉斯普京访谈录——这灾难绵绵的20年》(第一译者)。社科文献出版社。2013年。

《我的中尉》(第一译者)。人民文学出版社。2013年。

 

编著:

《俄罗斯文学:传统与当代》(署名恽律)。北京大学出版社。2012年。

《洛特曼学术思想研究》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。2006.

 

教材:

主笔:

《俄罗斯文学名著赏析》(小说篇)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。2015.

《俄罗斯文学名著赏析》(诗歌戏剧篇)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。2015.

参与编写:

《20世纪欧美文学史》。李明滨主编。北京大学出版社。2000年。

《20世纪俄罗斯文学》。李毓榛主编。北京大学出版社。2000年。

参与翻译:

《世界文学史》。上海文艺出版社。2013年。

《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史》。敦煌文艺出版社。2006年。

 

参与辞书编写:

《莱蒙托夫研究百科词典》。莫斯科。2014年。

《中国石油科技大辞典》。中国石化出版社。2007年。

Copyright @ BFSU.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. 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/19号    邮编:100089  Supported by BFSU ITC